為增強民眾消費權益與防範消費風險,本所特別提醒您:在日常消費活動中,除了關注價格與服務,更要注意自身權益是否受到保障。讓我們透過近期實例與官方資源,提升消費警覺與自我保護能力。
📌 近期案例提醒
-
根據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 公布,某連鎖補習班進行「免費課程體驗」宣傳,事後要求簽訂長期合約並收取高額手續費,造成消費爭議。此案已被查核並要求相關機關採取保護消費者措施。
-
另一例,消費者於網路購物平台訂購多件式家具後,退貨時被要求支付過高整新費;相關案例由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受理協助,最終獲得合理處理。
這些案例顯示:即便是「看似優惠」或「便利性強」的消費選擇,也可能藏有不合理條款、事後負擔或權益弱化的風險。面對資訊化與平台化快速變化的消費環境,每位消費者都應保持警覺。
✅ 消費保護基本守則
為讓您在消費中更安全、更有保障,建議遵守以下守則:
-
清晰了解契約與條款:下單或簽約前,務必閱讀契約內容、注意解約條款、手續費、退貨流程。
-
選擇有信譽平台與品牌:優先選擇經認證或有良好評價的業者,避免因低價或便利而忽略風險。
-
保留交易證據:保存訂單、付款憑證、電子郵件/簡訊紀錄,若有爭議,為申訴提供證據。
-
知悉申訴渠道:如遇消費爭議,可透過1950消費者服務專線或向當地消費者保護機構申訴。
-
慎選網路/平台交易:網購、團購、預購等型態應特別注意:是否有運費、退貨限制、履約保證、真實貨況等。
🔍 本所提醒
-
若您遇到「簽約後才驚覺手續費過高」、「宣稱優惠但出貨延誤/配件不足」、「網購商品與實體差距太大」等情形,請不要自行忽略。
-
鼓勵您主動向消費者保護機構反映,以維護個人權益,也促使市場更公平透明。
-
本所願意提供轉介服務,如需進一步協助,可至所內詢問或到相關機關網站查詢。
讓我們從「知」開始,從「護」自己做起。
消費者權益不是別人的責任,而是你我的共同守護。
臺中市中西區衛生所 敬啟

Facebook
Twitter
LINE